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,增强党支部凝聚力,强化支部成员使命担当精神,7月11日—13日,麻豆网
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前往延安开展“红色基因传承”实践活动。
到延安去,与革命先辈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,寻找那段意义非凡的红色记忆,汲取前行力量,成为广大青年学子的实践追求。在宝塔山、延安革命纪念馆、王家坪革命旧址、枣园革命旧址,大家仔细观看历史文物与资料,沉浸式体验那段烽火岁月里的信仰坚守与奋斗热忱。
只有登上宝塔山,才算真正到了延安。从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,到1948年中共中央东渡黄河,在长达13年的延安时期,宝塔山始终矗立在革命的心脏地带,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、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苦卓绝历程。人们怀念着延安岁月,歌颂着延安精神,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绩。

延安革命纪念馆内收藏了大量革命文物、历史照片与文献资料,系统展示了从1935年至1948年党中央东渡黄河期间,延安变成中国革命圣地的历程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大家依次参观了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”“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”“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”等展区,通过泛黄的文稿、老旧的军装、磨损的武器等实物,了解战争期间,中国共产党人的峥嵘岁月、奋斗历史。

在八一敬老院,支部成员认真聆听革命老战士的先进事迹。年逾九十的八路军爷爷精神抖擞地讲述当年的革命故事;聊起往昔的革命故事,他们眼中充满着自豪。聊到兴起时,他们与大家齐唱《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》。

走进枣园,就像踏入了历史的河流,那些朴素的窑洞也就是革命先辈们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,园内大大小小的工作室和领导人故居都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,队员们漫步其中,仿佛看到先辈们忙碌的身影,听到激昂的研讨声,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曾是历史的见证,何其有幸来此参观。随着前进的步伐,五大书记铜像映入眼帘,铜像前的簇簇鲜花引人深思,为人民服务不靠空谈,也正如这些无名的献花者。进入窑洞,墙上挂着的是历史的照片,通过黑白的影像,仿佛看到先辈们炯炯有神的目光。

来到毛泽东故居,看见的是几孔矮小的窑洞并排着,但丝毫掩饰不住其中透露着历史的厚重。李慧同学在窑洞前为队员们讲述了枣园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故事,介绍领导人毛泽东在此处的生活环境,目光所及,是斑驳的土墙、简朴的木凳,似乎无声地讲述着“窑洞中决胜千里”的传奇。李慧希望大家积极弘扬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”和“实事求是”的延安精神,立志做新时代的建设者。

此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,深化了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实效,加强了支部成员的思想淬炼,增强了支部成员的交流与融合,提升了支部的凝聚力、战斗力。